&esp;&esp;“传薪,俺们来帮忙干活。”
&esp;&esp;这个时代,若有威望,连干活都有人抢着来干。
&esp;&esp;谁都想来欠你点人情不可。
&esp;&esp;下次,搞不好就有自己能用上“千年老叶”的时候。
&esp;&esp;人多力量大,不多时东西全运回屋,收拾好,又张罗帮忙砌暖墙。
&esp;&esp;赵传薪要求高,谁干的不好动辄就骂,大家也不介意,嘻嘻哈哈的没多久暖墙盖好了。
&esp;&esp;合页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已经使用了。合页在中国的叫法是——户枢。
&esp;&esp;户枢不蛀,流水不腐。
&esp;&esp;现在,用的也是金属合页。
&esp;&esp;赵传薪在厨房的地方,搭建了个炉子,下面点柴,上面用铁罩子抹好泥固定,有两个灶。挨着灶的墙面,重新抠出来口子,安了个形状奇特的小窗户。
&esp;&esp;窗户外面,还有两个沿。窗户只能朝内拉,拉进来以后,正好卡住,灶火的烟气可以散出去,相当于是油烟口。
&esp;&esp;连李木匠和郭铁匠都来帮忙了。
&esp;&esp;赵传薪脑袋里装着各种奇思妙想,指挥他们干活,把他们指挥的一愣一愣的。
&esp;&esp;“还能这样整?那炉子烟筒直接拉外面,不连炕洞吗?”
&esp;&esp;郭铁匠不懂就问。
&esp;&esp;赵传薪指着壁炉和暖墙:“那里是取暖用的,这里只用来做饭。我不打炕了,用床。看见那边的木柜了吗?那其实是一张床。”
&esp;&esp;柜子紧紧贴着墙,高度与上面棚顶一致。
&esp;&esp;说着,他过去拉那柜子高高的把手,竟然给拉了下来。
&esp;&esp;两个床腿,是可以抠出来的,平时和柜门整体严丝合缝,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。
&esp;&esp;李木匠和郭铁匠看的目瞪口呆。
&esp;&esp;赵传薪又指着旁边的墙体:“这里要用泥重新找平,扣上一层木板。然后,打造一面博古架。棚顶也要扣板子。这面墙的板子,我要雕刻简单的花纹。”
&esp;&esp;本来房子不大,按照鹿岗岭村其他户的样子改造,这些人一天就能完成。可经赵传薪这样规划,工程量将大大的增加。
&esp;&esp;赵传薪大手一挥:“干就完了,千金散尽还复来!”
&esp;&esp;在一旁默默干活的高丽,听了这句话后,眼泪差点流下来。
&esp;&esp;第26章 这该死的魅力
&esp;&esp;鹿岗岭村正在下雨,旱了快一个月的天,终于暴雨如注。给秋收前的庄稼地,注入了最后一针强心剂。
&esp;&esp;而在商队的赵忠义一行人,正面临一些麻烦。
&esp;&esp;沙俄在东北本应该按照《东三省交收条约》撤军,美国和日本和清政府分别签订《中美通商续订条约》和《中日通商行船续约》,但是沙俄本该撤军却未履行条约,于是安东和奉天以及大东沟这三个地方就没法开埠。
&esp;&esp;这导致一些洋货无法进入,牛管事本来接到内部消息,来跑一趟商进货,许多货物现在却进不来了。
&esp;&esp;少许内陆流通来的洋货,不足以供应商队需求。
&esp;&esp;此时,沙俄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列强正剑拔弩张。
&esp;&esp;牛管事和几个采办正在商量对策。
&esp;&esp;“虽然这里也有咱们商号,但是人吃马嚼的,也不好继续待下去了。”一個采办焦头烂额的说。
&esp;&esp;牛管事点点头:“而且,依我看,这俄国早晚和日本会有一战,此时宜及早撤离。就这样吧,都散了,去准备准备。”
&esp;&esp;赵忠义正在采买玻璃。
&esp;&esp;按照赵传薪的要求,玻璃的透明度越高越好。至于花纹什么的,没有最好,有也要最简单的。
&esp;&esp;只是,内陆运来的货,比船运贵了不止两成。
&esp;&esp;一个采办进店,看到了赵忠义和玻璃,阴阳怪气道:“赵忠义,你这是在夹带私货吗?”
&esp;&esp;赵忠义赶忙道:“王采办,没有的事。我兄弟盖房子,要用几块玻璃,我帮忙带回去。我放自己车上,不会占多少地方的。”
&esp;&esp;“哼,最好不要耽误事。”
&esp;&esp;“放心放心,一定不会,王采办慢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