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4章(1 / 2)

穆暄玑听出戚暮山的意思,说:“只要是在三个月内死亡的,黑骑都能验出来。”

可若要开棺验尸的话,得去城外的义冢掘地三尺,先不说梁氏未必会答应,就是城门守卫也不会轻易给南溟使团放行。

戚暮山忖度片刻,否决了他的提议:“黑骑在万平行动有限,此事还是交由瑞王查办。”

穆暄玑奇道:“你让那家伙去挖尸?”

“当然不是。”戚暮山一拍穆暄玑大腿,“我是想让他派人再去审孙延和吴鸿永。”

前者现在还监禁在大理寺,后者因为买官的事被谪降,眼下正只稍赶在福王反应过来决定灭他们口之前坦白从宽,还或能戴罪立功。

“我只是个门客,不是什么事都需亲力亲为的,更何况……”戚暮山侧过瘦削的身子,附在穆暄玑耳边轻声道,“我要多花点时间来陪我的相公了。”

后面的话穆暄玑一个字也没听清,只觉得脑袋顿时“轰”地炸开。

即使最意乱/情迷时都未曾脱口而出的字眼,此刻却清清楚楚地回荡在他耳畔,叫穆暄玑一时难断梦里梦外。

戚暮山咬了咬他的下唇,全身上下被檀木清甜的气息紧紧包裹。

穆暄玑抱着戚暮山,贴着耳根说道:“假如一切安定,和我再回一趟瓦隆吧。”

尽管知道接下来的话有些煞风景,戚暮山仍低头埋进他的颈窝,闷声问他:“如果事与愿违呢?”

“那我也不回去了。”

几日后。

林州接连传来奏疏, 文国公与吏部侍郎顺利发放赈灾款到了每位百姓家中,让百姓们得以熬过这场洪灾。堤坝重建工程也采购了会宁那边的石材,有望不日即可动工。

然而与林州近邻的宜川却意外发生了动乱。

万林运河的洪水主要冲毁林州一带, 其次殃及其周遭州县。宜川处下游, 地势凹陷, 灾情严重程度不亚于林州,但宜川知府的文书却晚了三日才送到万平。

国库没法同时给多地赈灾, 只好暂时搁置宜川灾情, 不成想这一缓竟直接激起当地民愤,纷纷揭竿而起。

起义起得快、压得也快,昭帝迅速派兵前往宜川,处死了众多“刁民”,消息传到万平,都言道当今圣上暴虐无道, 天公因此降灾于昭国。

不过这样的流言很快也被遏止了。

但南方洪灾与饥荒牵扰圣心,昭帝宣布将今年城郊春祭提前半月,以求接下来各地风调雨顺、来年好收成。

“天灾不是拜神就可消解的, 人祸也一样。”穆暄玑边磨着药碗,边说, “与其祈求神明保佑, 还不如做出点实际的。”

戚暮山把他磨好的草药递给阿妮苏:“照你这么说, 与其‘愿帕尔黛保佑你’,还不如自力更生。”

“那可不一样。”穆暄玑看阿妮苏半天没打好燧石,过去帮她点起火, “帕尔黛是神也是人,我们只‘愿’她能保佑,而非‘求’她保佑。”

戚暮山问:“愿与求, 有什么区别吗?”

“有啊,愿是美好的祝愿,但求的话,就有好有坏了。”穆暄玑蹲在地上,仰头看向戚暮山,笑道,“就像此时此刻,我只想愿帕尔黛保佑你。”

这可把一旁的萧衡听得咳嗽起来,同样不在春祭随行人员中便干脆一起来驿馆的程子尧见状,忙关切道:“萧大人,您感风寒了?”

萧衡掩饰道:“咳,没有!”

倒是阿妮苏边扇着炉火,边弱弱发问:“哥,暮山哥……你俩最近怎么老是说些莫名其妙的话?”

穆暄玑看着戚暮山,反问道:“有吗?”

戚暮山耸了耸肩:“没有吧。”

“……”阿妮苏叹了口气,一副这两人没救了的模样,回忆着他俩是哪天开始变这么腻歪的——嗯,好像是她劝她老哥尽快与暮山哥和好之后时起……

果然,天璇姨母说的对,不以和离为目的的吵架,就不要多管闲事了。

那日墨如谭与穆暄玑当街对峙,此事不知被哪个家伙走漏了风声,而且走偏了,现在外头都在传福王欲强取豪夺靖安侯不成反遭南溟少主横刀夺爱。

程子尧本是将那些传言一如既往地当作玩笑一笑而过,毕竟在其他的版本里靖安侯还同时跟瑞王、晋王、端王、罗青青,甚至江宴池都有爱恨纠葛。

直到刚才穆暄玑趁着给戚暮山递药碗的功夫暗送秋波之前,他都以为侯爷和少主只是单纯的关系要好。

合着福王强取豪夺或许是假,穆少主横刀夺爱绝对是真。

萧衡也算见过点世面,到底是亲眼目睹过南溟人是怎么个民风奔放,对此只能背着鸿胪寺卿悄悄把戚暮山放进来,颇有种友人私会自己帮忙放风顺带偷听的刺激……啊不,使命感。

“小公主啊,您可悠着点,千万别把驿馆给烧了。”萧衡说道,倒不是真担心阿妮苏煮药把房子也煮了,而是担心被人发现戚暮山也在这,届时他们五个可就说不清了。

“烧了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